您当前的位置:口袋巴士游戏资讯正文

不可思议!明初殉葬制度死灰复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3-07 00:29:25  阅读:962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菲
cript>

cript>

  明初殉葬制度死灰复燃

  强迫女性殉葬的制度萌芽于氏族社会末期。进入奴隶社会后,女奴隶和男奴隶一样被大量杀殉或生殉。殷墟卜辞中有杀殉女奴的记载。妇女殉葬者中也有墓主的妻妾。《西京杂记》卷六记载:”幽王(周幽王)冢甚高壮,羡门既开,皆是石垩,拔除丈余深,乃得云母深尺余。见百余尸纵横相藉,皆不朽。唯一男子,余皆女子,或坐或卧,亦犹有立者,衣服形色不异生人。“

  春秋以后,人殉的事情不多见,但秦始皇死时又有上万名宫女和工匠被逼殉葬。《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但这种制度秦汉之后基本就消失了。

  《汉武故事》中曾记载皇帝死后嫔妃守陵之事:”常所幸御,葬毕悉居茂陵。上自婕妤以下二百余人,幸之如平生,而旁人不得见也。光闻之,更出宫人,增为五百。“不过这是守陵而非殉葬。

  但在明朝初期,又都再次出现了嫔妃殉葬的制度。明英宗以前的太祖、成祖、仁宗、宣宗和景帝时期,人殉是皇室公开的惯例,死于殉葬的嫔妃,总数达几百人之多。

  五个皇帝陪进去近百嫔妃

  明太祖死后,共陪葬及殉葬40个嫔妃,除了两个死在太祖之前,最后得以埋在太祖陵墓的东西两侧外,其余38人都是殉葬而死。

  给成祖殉葬的嫔妃人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大明会典》的16人,一种是朝鲜的《李朝实录》的三十余人。

cript>

cript>

  仁宗死后有五个妃子殉葬,分别为:贵妃郭氏、淑妃王氏、丽妃王氏、顺妃谭氏和充妃黄氏。宣宗的景陵葬八人,所以一种说法认为殉葬人数是七个;不过从《明史·后妃传一》最后的加谥名单来看,又可能是十人。至于景帝,史书上仅记载”诸妃嫔唐氏等“殉葬,具体人数不明。五个皇帝加起来,殉葬嫔妃总数在一百人左右。

  这些殉葬的嫔妃,多数没有子女或者地位较低。比如宣宗殉葬十人说中,只有一人生前为妃,其余的生前不过是宫女罢了。不过也有例外。给仁宗殉葬的郭氏生前已经是贵妃,并且育有三子,似乎不合殉葬者的”标准“。所以《野获编补遗》中感叹说:”贵妃……例不当殉,岂衔上恩自裁以从天上耶!“这种”自愿“的现象还真是绝无仅有。

  明英宗为什么要废除殉葬

  在明朝皇帝之中,英宗朱祁镇是公认的没有建树的皇帝。

  他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九岁登基,短短38年的生命之中,经历了被也先掳去的”土木之变“,两次当皇帝,一次当太上皇,一生都受制于人。当景泰帝去世时,他还安排了给他殉葬的嫔妃,似乎也没有要取消殉葬的意思。可到自己临终时,却作出这样一个决定,这跟周宪王朱有炖有一定的关系。

  周宪王朱有炖是太祖第五子朱橚之子,死于正统四年,死时没有孩子。他死之前,通过某种途径向英宗表达了死后丧事从俭、不需要殉葬的意思。英宗对此事非常重视。

  朱有炖死后,英宗亲自下旨给其弟朱有爝,说起这段往事,并嘱咐他”妃夫人以下不必从死。年少有父母者遣归。“可惜的是,诏书下得迟了,朱有爝已经按照定制,命令哥哥的”妃巩氏、夫人施氏、欧氏、陈氏、张氏、韩氏、李氏皆殉死“了。英宗无奈,只能表彰她们的”贞烈“、”贞顺“。

  大概是受了此事的影响,1464年2月22日,明英宗临终时作出了一个决定:从他开始,废除这种制度。他的继任皇帝宪宗在临终前也再一次强调不要殉葬,以表达对先帝决定的尊重。两代皇帝的坚持执行,终于给明初以来的人殉制度画上了句号。

cript>

cript>

  康熙结束清朝殉葬制度

  史料记载,清初皇室人殉制曾非常盛行。太祖努尔哈赤死后,有大妃乌拉纳喇氏、庶妃阿吉根、代因扎殉葬。太宗皇太极死后,妃章京敦达里、安达里殉葬。世祖福临死后,妃楝鄂氏、侍卫傅达里从殉。睿亲王多尔衮死后,侍女吴尔库尼从殉。

  趣闻解密点评:女人殉葬,在古代民间各地官府会大肆表扬妻妾殉夫,称她们为”烈女“、”节妇“,并修书、立牌坊。这一残忍制度,直到康熙时,汉将朱斐上疏请求停止,康熙十二年(1673年)明令禁止八旗包衣佐令以下的奴仆随主殉葬,从而结束了清初这一残酷的习俗。

声明:本站所发布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但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及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