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4日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许多人感到不解,为什么从儿时起就一直熟知的太阳系“九大行星”概念如今要被重新定义,而冥王星又因何被“降级”?
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发现柯伊伯带有更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大天体。比如,美国天文学家布朗发现的“2003UB313”,就是一个直径和质量都超过冥王星的天体。布朗等人的发现使传统行星定义遭遇巨大挑战。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的新行星定义,意在弥合传统的行星概念与新发现的差距。大会通过的决议规定,“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在太阳系传统的“九大行星”中,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符合这些要求。冥王星由于其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相交,不符合新的行星定义,因此被自动降级为“矮行星”
据报道,太阳系外围可能隐藏有一个尚未被发现的世界。多年来,天文学家一直在争论冥王星之外是否存在难以捉摸的太阳系第九颗行星,但一项新研究可能最终证明,这一神秘世界是真实存在的。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一颗遥远的岩石天体,他们认为该天体被一颗尚未发现行星的吸引力吸引到一条“特别的轨道”。他们表示,这一发现支持了一种越来越有说服力的观点,即所谓的“第九颗行星”是存在的。第九颗行星是由加州理工学院专家在2016年首先“推测”出来的,当时,他们发现太阳系边缘一组冰冷天体的轨道是倾斜的。
他们称这些冰冷天体——所谓的“海王星外天体”的轨道,因太阳系中第九颗行星的引力而倾斜了。这些天体轨道为椭圆形,指向同一个方向,与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平面相比,倾斜了30度。虽然第九颗行星从未被发现,包括NASA科学家在内的许多天文学家,已经发表多篇支持这一理论的论文。在新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密歇根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描述了他们在2014年发现的一个遥远的天体,大小与矮行星相当。
被称作“2015 BP519”的这颗岩石天体,引起该团队的兴趣,因为其轨道与太阳系内大多数天体围绕太阳旋转的平面有异乎寻常的倾角。
他们利用太阳系计算机模拟系统研究了其奇怪的轨道是如何形成的。模拟显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不会使2015 BP519以这样的轨道旋转。当研究人员在模拟系统中加入符合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提出特征的第九颗行星后,模拟“重现”了2015 BP519目前的轨道。
论文联合作者、密歇根大学天文学家大卫·格迪斯向Quanta表示,“这不能证明第九颗行星的存在,但我可以这样认为,2015 BP519在太阳系的存在,支持了第九颗行星存在的理论。”
虽然天文学家仍然在利用望远镜寻找第九颗行星的踪迹,但这项研究增加了第九颗行星存在的证据。2017年10月,NASA加入了有关第九颗行星是否存在的讨论,称5个不同的证据都指向第九颗行星是存在的。NASA称,假设第九颗行星不存在,带来的问题比解决的还要多。
加州理工学院行星天体物理学家康斯坦丁·贝蒂金——其研究团队接近找到第九颗行星——表示,“目前有5个不同的观察证据都证明第九颗行星是存在的。如果你假设第九颗行星是不存在的,这一假设带来的新问题比它能解决的问题还要多。突然之间我们就有了5个难题,必须提出5种不同理论来解释它们。”
目前,研究人员在利用夏威夷的斯巴鲁望远镜进行观察,希望能发现第九颗行星,并希望能揭示有关其起源的秘密。2016年,贝蒂金发表了一篇论文,对柯伊伯带6个天体的轨道进行了研究。他的研究发现,这些天体的椭圆形轨道指向相同的方向,与八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面之间的倾角为30度。贝蒂金随后进行的一系列研究,都表明第九颗行星是存在的。